2023年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3月2日从市林业局获悉,今年全球的主题是“野生动植物保护伙伴关系”。近年来,我市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硬核”措施,全力守护生物多样性,让韶关的“绿色标签”特色更足、亮点更亮、优势更优,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在治理上下实功,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全域生态保护修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粤北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生态林业建设稳中有进。全面落实林长制,大力推进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地管护机构61个;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21.9万亩、森林抚育46万亩、水源林建设12.6万亩,反映森林总体质量的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面积三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入选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获批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打造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在推进珍稀动植物繁育保护上出实招,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市以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为抓手,开展以华南虎等旗舰物种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实施一批野生动物救护繁育、极度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项目。市林业局联合相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动,禁止滥捕乱猎、禁止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野生植物原生地保护,并对保护区外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极小种群进行圈地保护。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105个。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如穿山甲、豹猫、水鹿、中华鬣羚、赤麂等在韶关繁衍生息。野生物种群不断扩大,连“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海南虎斑鳽也现身南岭。
在宣传上见实效,营造生态保护浓厚氛围。我市自然保护地坚持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打造生态文明教育与研学基地,大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利用科普宣教场地,开展系列自然教育讲堂活动。不断丰富科普内容,加大宣传力度,例如拍摄纪录片,编辑印制画册、折页、自然手册等宣传资料,组建科普讲解员队伍、科普志愿者队伍和自然导师团队,常年与多家自然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充分展现保护地森林生态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我市相关部门依托自然保护地,立足相关重要时间节点,不断加大珍稀动植物繁育保护宣传力度,营造生态保护浓厚氛围。(转载韶关日报 陈宇明 杜海涛 沈靖杰)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